六安“村BA”如何以草根赛事之姿破圈成功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?
在这个夏日,六安市各县区举办的“村BA”篮球赛事正如火如荼,以最乡土的方式呈现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。皖西大白鹅、霍山黄芽茶成为冠军奖品,吸引着跨省球迷驱车数百里前来观赛,不仅点燃了大别山腹地的运动激情,更探索出一条群众体育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。
斑竹园镇的“村BA”已连续举办三年,日均观众高达2000余人,累计带动客流12.6万人次,拉动消费超1200万元。斑竹园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史奋奇表示,举办“村BA”既为了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赛事盛宴,更是为了实现“以赛引客、以赛兴业、以赛惠民”。
赛事奖品设计得接地气,从土公鸡到麻鸭,一等奖甚至是一整头猪,中场穿插的民俗活动更增添了乡土气息,吸引了跨省球迷。这种吸引力的密码,在于赛事对地域文化的深度嵌入,如裕安区苏埠镇的赛事,全部球员来自本地各村企业,全民参与运动理念贯穿赛事。
赛事带来的流量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,特色美食、农产品展销等吸引了众多观赛群众选购。金寨县山中宝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同桐表示,依托线上线下的流量,直播间下单量提高了25%。
今年的六安“村BA”打破了行政壁垒,实现了区域协作,与我市打造“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”的规划形成呼应。6月的乡镇篮球联赛已吸引45万人次线上观看,8月的县级决赛有望实现大别山地区的文旅资源深度整合。
六安“村BA”赛事人气高涨,如何将关注度转化为持久发展动力,成为当地面临的实际课题。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,六安的乡村赛场可以探索多功能改造,将瞬时流量转化为品牌价值。更为关键的是建立群众体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,保持赛事特色,避免过度商业化影响赛事本真。
从金寨斑竹园到裕安苏埠,当大别山的星空下响起此起彼伏的加油声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群众体育的蓬勃生机,更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。六安“村BA”的启示在于,最乡土的赛事或许藏着激活乡村价值的“金钥匙”,而群众体育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创新,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“大别山传奇”。(本网记者 杨波)